当前,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议题,受到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的高度关注。大力提升作业设计质量,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基础工程,在教育教学实践中,应坚持育人性、统筹性、丰富性、智慧性四个基本原则。
一是坚持育人性,作业要以立德树人为本。作业是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,是教师精准分析学情和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。要对作业的目标、结构、内容、功能、批改和反馈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设计,以彰显其独特育人价值,形成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作业观。
二是坚持统筹性,作业要纳入大教研体系。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,要以区县为单位,发挥教科、教研和教师进修学校的专业引领作用,将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纳入校本教研体系,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,从校情、学情出发,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作业设计与管理制度,注重高质量落实作业设计、作业布置、作业评改、作业分析、作业讲评、作业指导等各个环节,有效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。
三是坚持丰富性,作业要形式与内容俱全。要重视作业的巩固知识、拓展能力、陶冶情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让作业既有“写”也能“做”,既能“知”也能“行”,既有“理”也有“情”,既要强化单元整体设计,又需加强同一单元不同课时作业的整体设计与统筹分配,实现各课时作业之间的统整性、关联性与递进性。
四是坚持智慧性,作业要充分借助信息化。当前,科学技术日新月异,正成为影响现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有助于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、体现素质教育和学科特点的基础性作业,积极探索和推进弹性作业、跨学科作业和选择性作业。
(作者单位:李晨辉/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;李红恩/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,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)